5月永續工作坊「台灣新東機械」活動紀錄
2024年第一場永續工作坊在「台灣新東機械」的觀音廠拉開序幕,為展現對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,47年來首次對外開放參觀。台灣新東觀音廠負責生產鑄造設備,大園廠則是專製台灣製的鋼珠鋼礫,讓LCIA會員得以了解目前設備的設計趨勢,也驚喜一窺鋼珠與鋼礫的製造過程。台灣新東強調台製品質鋼珠與鋼礫相對穩定與耐用,鼓勵大家多支持台灣在地生產。
▲台灣新東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實地訪廠
台灣新東簡報分享如何從觀念到實踐企業永續發展的歷程,2023年踏出轉型的第一步,轉型內容共分為「四大面向」。
• 環境面:
首先在「環境面」,使用廢鋼生產鋼珠及鋼礫,冷卻水回收再利用等,並且每年舉辦淨灘活動,以響應ESG的目標理念,還參加碳盤查。
• 建立內部人才面:
在「建立內部人才面」,台灣新東認為內部人才是企業永續發展的基石,內部工作坊以溝通為主,讓每位員工都能注入永續DNA,鼓勵大家的轉型思維。
• 向外發掘及培養新一代人才面:
在「向外發掘及培養新一代人才面」,有別以往提供獎學金給在校優秀學生,去年首次接受台科大教授推薦,讓畢業生至台灣新東實習。
• 內部機制面:
最後在「內部機制面」,定期稽核並固定紀錄非財務資訊,例如:能源的使用、再生能源的發電量、事業廢棄物等,今年也嘗試紀錄商品在運輸間的碳排放量,以作為檢討及優化的參考依據。
另外,台灣新東提到一般中小企業在響應企業永續時遇到的痛點,例如:管理層的支持態度、新手上路需要的資訊從哪來?如何篩選資料?一定要花大錢實踐嗎?台灣新東從必要及期望的永續開始,設定目標後向公協會與法人單位諮詢,並參加輔導案說明會,從去年截至目前,參與的活動有「LCIA Onward 80 低碳聯合成果展」、地方政府「植樹減碳」活動,今年更接受工業區管理局的輔導,將在9月完成台灣新東的第一份永續報告書。
活動中段接續邀請PMC的邱俊達副理,講解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的計畫,提供金屬加工設備效能提升的輔導,輔導模式主要圍繞在硬體舊設備和能源管理系統的升級,內容包括申請資格、應備的資料文件、時程、撥付與核銷作業,並分享亮點案例。
▲金屬加工設備效能提升輔導計畫。邱俊達 副理 產業機械發展處
最後由明新科技大學產學營運處洪君伯副處長,分享從碳盤查範疇三到碳足跡的實務應用。歐盟碳關稅在2023年正式上路,使得範疇三更顯重要,上市櫃公司被經管會要求供應廠商必須提供產品碳足跡的相關資料,將排放資料放入年報中。洪副處長表示實踐碳足跡的必要兩大元素—「供應鏈要能互相串接資料庫」,以及需擁有「國際完整的LCA資料庫」,以便作為修正改進的依據指標。
▲從碳盤查範疇三到碳足跡的實務應用。洪君伯 副處長 明新科技大學 產學營運處